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24 章(2/3)
好书推荐:
争论:南方人觉得豆腐脑甜的好吃,北方人觉得咸豆腐脑才是绝妙。
她从前是地道的南方人啊!只吃过甜的豆腐脑,咸豆腐脑她想都想象不出来是什么味道。姜迎花算是一个对事物接纳度很高的人,曾经看到这个带争论性的话题时,她想过试一试咸豆腐脑的味道的。可惜南方没得咸豆腐脑卖,没尝过味道的东西,她觉得自己不一定做得出来。“或许可以试试……不过,甜豆腐脑放点糖拌一拌就能吃,咸豆腐脑……总不能、总不能加点盐拌着吃吧?那样不就是在吃豆腐?唔……我得好好想想。¢x,i·n~w,a+n+b·e+n!.^o~r·g?”姜承香这个观点是非常好的,她很认真地夸赞:“大哥,你的建议很好、非常非常的好,以后可别再说自己坐井观天了。”姜承香有几分强颜欢笑,“当不得小妹的夸。”‘总不能加点盐拌着吃吧?那跟吃豆腐有什么区别?’这一句姜迎花整理思路时的自我反问,姜承香却听着羞愧难当。因为他提这个意见,就是很浅薄的想着把糖换成盐……一家人吃掉了两大海碗豆腐脑,这个食用量和姜迎花预估的差不多。剩下这几碗,当然要送给对门朱伯娘家送一份。朱家今天有喜事呢!昨天下午姜迎花先后从铁杆、朱伯娘嘴里知道的。她上山祭祖回来,下午的时候,发现院子里的两只老母鸡还是不怎么吃食。前天下暴雨这两只鸡一丝也没淋到,怎么就发了瘟症呢?她不明白得很,直至忙活着做炸小花片时,铁杆过来帮忙了。平时大方的小孩变得扭扭捏捏,老是看着鸡笼里的两只鸡。姜迎花问了一下,铁杆当场嚎啕大哭起来。他从头说起了他瞒了一天的秘密:存起来想要在爷爷明天生日时,分享给兄弟姐们吃的零嘴都坏掉了,他碾碎喂给了鸡吃,但是鸡也不健康了。“……迎花姨,它们会死掉吗?”这两天他问了他奶奶好多问题:多少钱能买一只鸡?鸡吃什么东西会死掉呀?吃了发霉的东西会死吗?他奶奶被问得起疑心了,他又去问他娘:鸡不吃东西是快要死了?这些问题他得到了敷衍的回答,另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怀疑、质问和警告,如:“你老是问鸡死不死的干什么?家里没养鸡,是你迎花姨家的鸡病了?你迎花姨放心让你出入家门,你就要好好替她养鸡,别翻些七七八八的东西给鸡吃,咱家有发霉的东西吗?你把发霉的东西给鸡吃了?还是你翻了你迎花姨家里?翻人家家里可是做贼!你可不能翻啊,不然我把你送到官府去!” 姜迎花听他的哭声就知道他有多后悔了,她不打算骂铁杆,只想止住他的哭声。“不哭不哭,不然你家里知道了要问的,那迎花姨就不好回答了。”等他由大哭改为抽泣后,姜迎花给他解释:“鸡也会生病,吃不了太多发霉的东西。不过已经一天了都没什么事,应该不会死掉。我把鸡笼里的食物扫出来,饿它们一天应该就好了。”许是饿一饿排空了肠胃里的毒素,今天两只鸡已经恢复了精神。当时姜迎花就记下了朱伯伯过生日的事,等天黑后,朱伯娘又来了姜家一趟。朱伯娘跟姜迎花说:虽然铁杆他爷爷不是过整寿,但是他们两个儿媳妇娘家都会来人做客呢。到时候估计有几桌人,要找姜家借桌椅板凳和碗筷。汨阳县这边吃寿宴的习俗是:贺寿当日一早,客人要来主家吃长寿面。所以朱伯娘大晚上登门借桌椅,怕明早来不及。她还邀请姜迎花一家明天早上到她家吃面、中午吃席,又说不大摆宴席,不收人情,叮嘱她过去吃饭就是了,别带东西过去。既然不收人情,姜迎花便只应了中午去吃席。寿礼还是要备一些的,朱伯娘说准备三桌席面,那她就做三碗豆腐脑送过去,还称两斤肉。豆腐麻花之类的不必送。朱伯娘晓得她大方,怕她破费呢!昨晚登门时说帮亲戚在她这儿买一些东西:一斤小花片,十文钱麻花,还给了十文钱定了今天五块豆腐。银货两讫才说过寿借东西的事儿,那些麻花什么的,也是买回家留待今天待客的。去了一趟集市上的肉摊,姜迎花端了三海碗豆腐脑放入篮子,又捡了五块豆腐一齐装着,提着篮子进了朱家的门。朱家人今天起得早,铁杆的爹娘已经出门去守铺子了,说是今天只做早上这一会儿生意,中午早早的歇业回家呢。姜迎花面带笑容地进了堂屋,跟寿星朱伯伯说了几句吉祥如意的贺寿语。“朱伯伯,我没备礼品,只能给你们添个菜了。”把三碗豆腐脑拿出来摆在桌面上,“这不是豆腐,是豆腐脑,我早上新做的一种吃食,已经调配好了,等您家客人到齐了,吃朝食的时候分着吃就行。”猪肉、篮子里的豆腐,她拿去灶屋交给朱伯娘。被埋怨了一通,哄了好一会儿伯娘才收下了那两斤肉。小小铁杆分配了刷碗的活儿呢!姜迎花对他使了个眼色,出门后靠着朱家的院墙,没多久铁杆就悄悄溜了出来。“迎花姨?”“你家六个兄弟姊妹,迎花姨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