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0章 数字世界的线(1/4)
城市巨大的阴影之下,流淌着无数条不为人知的污浊血脉。,w′u+x?i¢a+n+g′l`i-.,c¢o!m`城南,毗邻货运火车编组站的“永兴”垃圾分拣站,便是这样一处被遗忘的角落。巨大的铁皮棚顶下,堆积如山的废弃物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混合气味——腐烂的果蔬、刺鼻的化学制剂、发酵的厨余、金属锈蚀的腥气,还有尘土和霉菌的沉闷气息,在夏末闷热的空气里蒸腾、发酵,浓烈得几乎能凝结成有形的屏障。
林晚——或者说,“哑女阿晚”——穿着肥大的、沾满不明污渍的深蓝色工装,脚蹬一双开胶的破旧胶鞋,头上包着一块灰扑扑的旧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低垂、仿佛永远蒙着一层麻木水雾的眼睛。她正麻木地挥舞着一把长柄铁钩,机械地将传送带上混杂的垃圾扒拉到指定的区域:塑料、纸张、金属、不可回收……动作迟缓,带着一种被生活重压碾磨出的笨拙感。
汗水混合着灰尘,在她刻意涂抹了深色锅灰和伪装皱纹的脸颊上冲刷出几道浅浅的沟壑。工装下的身体瘦削而紧绷,时刻保持着一种野兽般的警觉,但表面上,她与周围那些同样疲惫、麻木、散发着汗臭和绝望气息的工友并无二致。这就是她的新身份,她的新“盔甲”——一个沉默、迟钝、在垃圾堆里刨食的边缘人。通缉令上那个眼神锐利、充满复仇火焰的林晚,早己“死”在了勐拉县边境的暴雨和泥泞里。
“喂!哑巴!发什么愣!那边的纸板堆!快点扒!” 工头粗鲁的吼声夹杂着唾沫星子飞过来,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和不耐烦。
林晚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更加“笨拙”地、唯唯诺诺地点头哈腰,喉咙里发出模糊不清的“呃…呃…”声,拖着铁钩,脚步踉跄地挪向那堆小山般的废纸板。她刻意让自己的动作显得僵硬、不协调,仿佛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肌肉无力。在工头和其他工友眼中,她就是个反应迟钝、逆来顺受、连话都不会说的可怜虫,最适合这种又脏又累没人愿意干的活计。没人会多看她一眼,更不会将她与那张遍布大街小巷、悬赏金额惊人的通缉照片联系起来。
然而,在这层厚厚伪装之下,林晚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计算机。每一次铁钩的挥动,每一次垃圾的分拣,都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筛选、记忆。她在寻找特定的东西——废弃的电子产品。老旧的手机、损坏的平板、烧毁的主板……尤其是带有存储介质的部件。这是阿哲通过预设的、极其隐秘的渠道(利用特定日期和地点投放的、夹带密码的废旧报纸)传递给她的第一个明确指令:--“找‘铁盒子’(硬盘),越多越杂越好,老地方,老方法。”--
“老地方”是垃圾站深处一个几乎被废弃的、堆满破损压缩机的角落。“老方法”则是在特定的时间(凌晨换班前最混乱的半小时),将找到的“铁盒子”藏匿在一个锈蚀压缩机底部被掏空的、不易察觉的凹槽里。阿哲的人(一个同样被老周这条线庇护、负责垃圾站转运的沉默司机)会在转运垃圾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东西取走。
这近乎原始的联络方式,是他们在高压封锁下唯一的生命线,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林晚不知道阿哲的具体状况,不知道他如何从重伤中挣扎出来,如何获得设备和网络,但她选择无条件信任。信任林涛用生命指定的这位“数字幽灵”,也信任老周用生命铺就的这条绝路。
连续几天的搜寻,收获寥寥。有用的硬盘要么被提前拆解回收,要么损毁严重。林晚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没有“铁盒子”,就无法传递信息,无法获得阿哲的远程支援,她就像被困在黑暗迷宫里的瞎子,复仇的希望渺茫如风中残烛。
这天下午,传送带送来一批混杂着建筑垃圾和办公废品的压缩包。林晚麻木地用铁钩扒拉着。突然,铁钩尖端传来一个坚硬、沉重、被混凝土碎块半掩埋着的物体触感。.t±三?叶′屋?}^ ?|@更3@新′o最?全o她心脏猛地一跳!表面不动声色,手上却加了几分力气,小心翼翼地拨开覆盖物。
一个外壳严重变形、布满撞击凹痕和焦黑灼烧痕迹的黑色金属盒子暴露出来!是服务器硬盘!尺寸比普通硬盘大得多,接口也更为复杂!虽然外壳扭曲,但似乎没有完全碎裂!林晚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用铁钩和身体作掩护,极其笨拙地将它从混凝土碎块中“抠”了出来,然后像处理其他大件垃圾一样,“吃力”地拖拽着它,混在一堆废纸板里,朝着那个废弃压缩机角落的方向“漫不经心”地挪去。
她的动作依旧迟缓麻木,但每一次心跳都在为这意外的发现而加速。这或许是几天来唯一的希望!
凌晨三点五十分。垃圾站内灯光昏暗,巨大的机器停止了轰鸣,只有夜风吹过铁皮棚顶发出的呜咽和远处火车编组站的汽笛声。疲惫的夜班工人在做最后的清扫,准备交班。空气中弥漫着尘埃和倦怠的气息。
林晚如同一个真正的游魂,动作迟缓地“清理”着自己负责的区域,慢慢“晃”到了那堆废弃压缩机旁。她佝偻着腰,假装整理散落的废纸板,身体巧妙地挡住了外界的视线。指尖在冰冷粗糙的锈铁上快速摸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血色的警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