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亮剑之崛起之路 > 第31章 春醒时分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1章 春醒时分(2/2)

目录
好书推荐:

到地图前,小李指着乱石滩的沙丘:"这里全是虚沙,重炮车过不去,他们肯定走旁边的河床。"他在石板上画着河床的宽度,"河床两边是峭壁,咱把飞雷炮架在峭壁上,往下扔炸药包,准能堵住他们。"

陈峰点头:"让赵德才赶制十个大号飞雷炮,用缴获的重炮零件当弹芯,威力更大。"他看向窗外,地里的玉米苗刚长到膝盖高,"通知老乡,把河床附近的玉米苗移到别处,别让炮弹伤了苗。"

截军火那天,日军的车队刚进河床,峭壁上就滚下带着火星的炸药包。飞雷炮的轰鸣声震得沙丘首落沙,日军的卡车被炸毁了头辆,后面的全堵在河床里。赵德才跟着兵工厂的人冲在前面,用撬棍撬开卡车的车厢——里面全是步枪和子弹,还有几箱未开封的罐头。

"这些罐头能当种子箱!"小张抱着个罐头盒,"密封好,埋在土里不怕潮,正好存玉米种。"赵德才却盯着罐头的铁皮:"这铁皮能做地雷的触发片,比锯末灵敏。"

截获的军火里,有两挺重机枪。陈峰让军事学校的学员们练射击,小李趴在沙丘后,学着陈峰教的"三点一线",三发子弹全打在靶心。"旅长,这机枪要是架在反斜面阵地,能封锁整个山谷!"他眼睛发亮,"咱把阵地修在玉米地里,青纱帐一长起来,日军根本找不着。"

入夏时,玉米秆长得比人高,青纱帐成了天然的屏障。军事学校的课堂搬到了玉米地里,学员们趴在垄沟里,用玉米叶遮住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山坡。陈峰指着坡下的小路:"日军要是来扫荡,必走这条路。咱在玉米地里挖交通壕,从这头能通到那头,打一枪换个地方,就像在自家院子里打仗。"

妇女们在玉米地里穿梭,往交通壕里铺晒干的玉米叶——这是王大娘想的法子,既能防潮,又能让脚步声变轻。她们的篮子里还装着新做的地雷,用玉米芯裹着炸药,外面缠满布条,看着像捆玉米秆,踩上去才会炸。

一天傍晚,瞭望塔的哨兵敲响铜锣时,日军的小股部队正偷偷摸进玉米地。他们踩着玉米秆往前走,没注意脚下的交通壕,刚一脚踏空,就被藏在壕里的士兵拽了下去。后面的日军想开枪,却被玉米叶挡住视线,只能乱打一气,子弹全嵌在玉米秆里。

"这青纱帐比地道还好用!"小张从壕里探出头,手里攥着个俘虏的枪,"他们连咱在哪都看不见!"

战斗结束时,月亮己经爬上玉米地。陈峰站在田埂上,看着士兵们把俘虏押往根据地,妇女们正用玉米芯烧火做饭——火光照着她们的脸,也照着玉米叶上的露珠,亮晶晶的像满地星星。

赵德才抱着个日军的无线电发报机跑过来,机器还在滴答响:"旅长,这玩意儿能修!修好咱就能收军分区的电报,不用再派通信员跑山路了。"

陈峰接过发报机,机身上还沾着玉米叶的碎屑。他望向远处的兵工厂,那里的烟囱还在冒烟,红光映着夜空,像支烧不尽的火把。"让学员们学发报,"他说,"以后打仗靠战术,传消息靠技术,两手都得硬。"

玉米灌浆时,军分区的慰问团又来了。团长看着成片的玉米地,地里藏着交通壕和射击孔,地头的草棚里堆着新造的飞雷炮,忍不住叹:"你们把战场变成了粮仓,这才是最厉害的战术。"

陈峰摘下个快成熟的玉米,剥开壳露出饱满的玉米粒:"你看这玉米粒,一颗挨一颗,就像咱军民的心,攥成一团,啥也打不散。"他往嘴里塞了粒生玉米,清甜的汁水流进喉咙,"等秋收了,用新玉米做炸药的引信,更有劲儿。"

远处的军事学校传来歌声,混着玉米地里的虫鸣,还有兵工厂的铁锤声。月光落在玉米叶上,叶尖的露珠滴进土里,像在给刚种下的秋豆浇水。陈峰知道,这冻土下的新芽,早己长成了能遮风挡雨的青纱帐,而更深的土里,还有无数的种子在等着,等到来年,长出更密、更壮的希望。

不想错过《亮剑之崛起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