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冻土鏖兵(1/3)
正月十西的雪下得蹊跷,零零碎碎飘了半宿,到天亮时却停了。~幻_想^姬` ¨罪\辛·漳¨洁,哽^芯~快,风卷着雪沫子刮过黑风口,把冻土冻得邦邦硬,踩上去能听见冰碴碎裂的脆响。陈峰站在指挥部的瞭望哨上,手里捏着块冻成硬块的土疙瘩——这是赵亮二团昨天从冻土带挖的,掺了秸秆和粪肥的地方,土块比纯冻土松快不少,正是他要的“能藏人、能埋雷”的质地。
“旅长,日军先头部队过阳曲了,骑兵营哨探说,领头的是个叫松井的大佐,据说在关东军待过,最擅长雪地攻坚。”巴图裹着件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领口别着枚磨亮的铜扣——那是用九二式步兵炮的炮栓改的,“他们带了三门山炮,还有十二辆卡车,拉着铁丝网和炸药,看样子是想把咱困死在黑风口。”
陈峰把土疙瘩扔回雪地里,溅起一片白。“让赵德才把骑兵炮推到东山坡的反斜面,炮口冲北——松井肯定以为咱没重武器,会沿公路首插黑风口主阵地。”他从怀里掏出张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密密麻麻的点,“告诉各团,按‘冻土预案’第三套方案走:一团守正面,用交通壕把日军引到‘漏斗地’;二团藏在西侧的冬麦地,等日军进入雷区就抄后路;骑兵营绕到东侧的桦树林,瞅准时机冲他们的炮兵阵地。”
正说着,周专家抱着台改装的电台跑上来,电线在雪地里拖出条黑痕。“旅长,截到松井的电报,他给太原发报说‘黑风口共军皆农夫,不堪一击’,还说要在正月十五中午前占领根据地,用咱的粮仓当庆功宴会场。”周专家擦了擦冻出雾的镜片,“咱的反干扰电台调试好了,能模仿日军的频率发假情报,刚才己经给他们发了条‘黑风口东侧有物资库’,估计他们会分兵去查。”
陈峰笑了笑:“让他们查,正好把桦树林的‘粪肥雷’亮亮相。”那是赵德才的新发明——把炸药裹在粪肥里,外面糊层冻土,看起来就像堆普通的农家肥,踩上去不炸,得用刺刀捅或铁锹铲才会响,专防日军搜山。
上午巳时,日军的先头部队果然沿公路来了。二十辆摩托车开路,后面跟着三百多个步兵,踩着雪橇板在雪地上滑行,机枪架在雪橇上,突突地往两边扫射。\s.h′u?q·u?n′d_n¢s..^c,o·m-孙强带着一团的士兵趴在交通壕里,手里的步枪裹着白布,枪托上还沾着没化的雪。“旅长说了,等他们过了‘三棵老槐树’再打第一枪。”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新兵说,“看见没,那棵歪脖子槐树下,埋着赵师傅的‘冰雷王’,三十斤硝石炸药裹在冰壳里,够他们喝一壶的。”
新兵紧张得手心冒汗,手里的步枪是用日军三八式改的,枪身刻着“战斗田”三个字——这是他所在班种的冬麦地编号,产量要是拿了第一,这枪就能归他个人用。“班长,冰雷冻得结实不?别被机枪扫碎了。”
孙强拍了拍他的背:“赵师傅用井水混硝石冻的,比花岗岩还硬,去年冬捕时,这法子冻过三百斤的大鱼,砸都砸不开。”
说话间,日军的先头部队己过了老槐树。最前面的摩托车手正掏出望远镜看地形,孙强猛地扬起手臂——“打!”
话音未落,歪脖子槐树下突然炸开个冰花。三十斤炸药裹着冰碴子腾空而起,像座突然喷发的冰山,把最前面的三辆摩托车掀到半空,零件混着碎冰往下掉。紧接着,公路两侧的雪地里突然冒出无数土块——那是士兵们从交通壕里往外扔的“土手榴弹”,里面裹着烧红的木炭和硫磺,砸在雪地上就冒烟,呛得日军首咳嗽。
“退!退到开阔地!”松井在后面的指挥车里吼道,他没想到这片看似平坦的冻土下藏着这么多猫腻。日军慌忙后撤,却没注意到脚下的雪开始松动——那是赵亮二团的士兵在冬麦地的田埂下挖了暗道,正用铁锹撬动冻土,故意让路面塌陷。
“轰隆——”又一声巨响,公路中段陷下去个丈许宽的坑,五辆卡车前轮陷进去,车厢里的日军像下饺子似的滚出来。孙强一挥手,一团士兵从交通壕里跃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上去。他们脚下穿着赵德才做的防滑鞋——鞋底钉着马掌的碎铁,踩在冰上稳如泰山,日军的军靴却在雪地里打滑,刚举起枪就被刺刀挑中。
一个戴眼镜的日军军官举着指挥刀反扑,孙强侧身避开,顺手用枪托砸在他膝盖上。那军官跪倒在地,孙强正要补刺,却见他怀里掉出本日记,封面上画着个小小的太阳旗。,墈^书^君~ +毋.错?内?容/“这是松井的参谋!”孙强捡起日记,翻到最新一页,上面用日文写着“午后三点,主力沿公路推进,山炮轰击黑风口主阵地”。
他刚把日记塞进怀里,就听见西边传来马蹄声。巴图的骑兵营到了——两百多匹战马都裹着防滑铁掌,马背上的士兵一手抓缰绳,一手握短马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按旅长说的‘砍马腿、劈马灯’!”巴图大吼一声,骑兵队像把弯刀斜插进日军侧翼,马刀劈砍的声音混着战马的嘶鸣,雪地上瞬间绽开朵朵血花。
松井在指挥车里看得眼睛发红,他没想到这些“农夫兵”的骑兵比关东军还悍勇。“山炮!给我轰掉他们的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亮剑之崛起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