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枪犁与麦浪(1/2)
西月初九的清晨,黑风口飘着麦香。*看~书?君` .嶵′鑫¢璋\节_更\辛?筷?各团的“战斗田”里,春玉米己经出苗,青嫩的叶片上挂着露水,像无数只竖起的小耳朵,听着田埂上的脚步声。陈峰提着一把“春耕枪”——赵德才的新发明,枪托是梨木做的,枪管刻着刻度,既能打子弹,又能量播种的行距——正挨个检查苗情。
“三团这亩地的苗最齐!”孙强蹲在自家连队的田垄边,得意地拍着土,“俺们用缴获的日军罐头盒当播种器,深浅一致,比赵师傅的木犁还准!”他身后的士兵们正把步枪架在田埂上,枪托朝下,枪管朝上,像插了一片小树林。
陈峰刚要夸他,就见佐藤背着粪筐从二团的地里走过,筐里的粪肥装得冒尖。这半个月,他像变了个人,不再抵触农活,甚至会主动琢磨怎么让玉米长得更壮——昨天还跟赵德才争论“玉米该不该蹲苗”,争到半夜,最后在地里插了块木牌,一边写“佐藤方案”,一边写“赵师傅方案”,说要等秋收见分晓。
“旅长,周专家破译了日军的新电报!”小张跑过来,裤脚沾着草叶,“石川明天拂晓动手,带了火焰喷射营和毒气部队,还调了辆坦克!他们的路线是从西坡绕过来,想烧咱的‘战斗田’!”
陈峰摸了摸玉米苗的叶片,露水冰凉。“西坡是沙土地,存不住水,正好给他们设个‘火陷阱’。¨微¨趣?暁?税*蛧· `唔¨错!内\容!”他对身边的通信兵说,“让赵德才把‘水雷’改成‘土制燃烧弹’——用桐油浸过的玉米秆裹炸药,扔出去能烧一刻钟;二团在西坡的麦地里挖‘之字沟’,深五尺,宽三尺,沟底埋干草,上面铺浮土。”
巴图骑着黑马奔来,马背上驮着几捆铁丝,是从日军废弃的炮楼拆的。“骑兵营按您说的,把马刀磨成了‘砍刀犁’,刀背能耕地,刀刃能劈柴,遇着鬼子还能拼杀!”他翻身下马,手里的刀在晨光下闪着光,“刚才在山口发现日军的侦察机,飞得很低,估计是看咱的‘战斗田’长得咋样。”
陈峰抬头看天,云层薄了些。“让各团把‘春耕枪’都带上,明早三点,二团去西坡诱敌,一团和骑兵营藏在东坡的树林里,听信号弹冲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田埂上的士兵,“记住,保住苗,比杀鬼子更重要——这地里长的不是庄稼,是咱黑风口的底气。”
夜幕降临时,西坡的麦地里亮起了点点火光。赵亮带着二团的士兵在“之字沟”上盖浮土,每盖一层,就撒一把麦种——陈峰说,就算沟被烧了,麦种也能生根发芽。佐藤被安排在后勤队,负责往沟底铺干草,他铺得格外仔细,每捆草都码成整齐的方块。
“你怕烧了庄稼?”赵亮递给他个窝头。
佐藤咬了一口,含糊道:“这是我翻的地。^y/u`e¨d+u.d^i?.~c-o~m?”
天快亮时,日军的坦克轰隆隆地碾过西坡的沙地。石川坐在指挥车里,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麦苗,嘴角挂着狞笑——他要让这片土地变成焦土,让那些农民知道,在帝国的火焰面前,耕种毫无意义。
“火焰喷射营,目标麦地!”
二十道火焰射向麦田,干枯的麦茬瞬间燃起大火,火舌顺着风势往坡下窜,眼看就要烧到“战斗田”。赵亮大喊一声:“撤!”二团的士兵们往东坡跑,故意把脚步踩得很重,在沙地上留下清晰的脚印。
“追!”石川下令,坦克和步兵顺着脚印追进了“之字沟”区域。可刚跑没多远,脚下突然一空——浮土塌了,士兵们掉进五尺深的沟里,沟底的干草被火星引燃,瞬间变成火海。
“手榴弹!”日军军官嘶吼着,可沟壁陡峭,手榴弹扔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火舌舔舐自己的裤腿。
就在这时,东坡的树林里升起一颗红色信号弹。陈峰一挥手,一团的士兵从树林里冲出来,手里的“春耕枪”既当枪又当锄头,远距离开枪,近距离就用枪托砸、锄刃劈。一个新兵嫌枪托砸得不够狠,干脆抡起枪身,把一个日军的头盔砸得凹进去——这是他在冬训时用雪堆练熟的招式。
巴图的骑兵营从侧面冲过来,“砍刀犁”劈砍的声音混着马蹄声,像首狂野的歌。巴图一马当先,刀背磕飞一个日军的刺刀,刀刃顺势削断了另一个日军的枪带,动作行云流水——这是他用冬训时劈雪堆的法子改的。
坦克里的石川见势不妙,下令倒车,可履带刚转动,就听见“轰隆”一声——赵德才的“土制燃烧弹”炸了。桐油浸过的玉米秆裹着火星炸开,粘在坦克的履带和油箱上,火焰越烧越旺,很快就把坦克变成了火笼。
“弃车!”石川狼狈地从坦克里爬出来,刚要掏枪,就被一根飞来的扁担砸中手腕。是佐藤——他不知什么时候从后勤队冲了过来,手里的扁担还沾着干草,此刻正死死按住石川的胳膊。
“这是我铺的草。”佐藤的声音发狠,扁担往下压的力道越来越重。
战斗结束时,太阳己经升到半空。西坡的火被士兵们用沙土扑灭,“之字沟”里的干草烧尽了,露出焦黑的沟壁,可沟边的麦种己经吸饱了露水,冒出了针尖大的绿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亮剑之崛起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