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江山浪子 > 第七十八回绝户之计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八回绝户之计(1/3)

目录
好书推荐:

李景隆不到二十岁其父李文忠就病故,承袭公爵已近二十年,可以说是官场上的老油子了。

见盛庸目光闪烁,便知其意,当下冷冷地道:“我不管你想怎么对付他,来掩盖令郎偷香窃玉的事实,只想让你明白的是,吴掌柜不仅是我的朋友,而且还跟魏国公交好,徐府的骏马有不少都是他孝敬的呢。”

此言一出,盛庸心中巨震,徐家兄弟是什么人,他岂能不知!纵算这次自己能立功封爵,也迈不过他家那道门槛。何况以李景隆和皇上的关系,未必返京就被除死,日后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实不易得罪深了。

他稍作沉吟,便笑脸道:“既是李大将军和魏国公的朋友,盛某这就派人去济南府查个淸楚,勿使他受冤。”

李景隆一笑,道:“那就请盛将军使人把吴掌柜父子接来吧,我正有事找他呢。”

根本就不给盛庸推诿的时间和机会,李景隆想抓住云天这根救命稻草,至少他昨天说的理由听其来真有几分道理。

权衡利弊之下,盛庸迫于无奈,只好派人去济南府领人。想两个草民的生死,怎能比得上自己远大的前程呢!

得脱大难的吴家父子在老屋款待李景隆和云天,殷勤劝大将军饮酒,然而李景隆却心不在此,不时拿眼看云天,希望他早些把能帮他的最后的底牌亮出来。

惹得云天不高兴地道:“你又不是个大姑娘家,给我抛什么媚眼、递什么点子?把哥哥我给看毛了,非揍你小子不可。”

吴畏他们面面相觑,没人敢插言!

李景隆终于忍不住,道:“圣旨下来也就是这两天的事,贤弟快想办法啊!”

云天遂把怀里那份自己画的地形图拿给他,又在其耳边细语了会。

李景隆神色稍缓,叹道:“饶是如此,我心里也没底啊!”

云天暗笑,其实他对自己的计策心里更没底,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想自己如果事事算无余策,早就拉一帮土匪东征西讨打出一片天下,做皇帝了!

李景隆的预感果然不差,两日后朝廷来了旨意,召还他回京述职,升盛庸代将军之职,铁铉为代山东布政司使。

让盛庸、铁铉感激涕零,更加死力守城,誓保济南不失。

转眼到了六月中旬,济南周边下了连日暴雨,四野沟满河平,低洼处成了泽国水乡。燕军营帐多进水,令士兵们叫苦不迭,使本来为连攻不克的燕王更加寝食难安。

这晚潮湿闷热,外加蚊虫叮咬,让他难以入眠,索性步出帐外,寻一高处静坐冥想。耳旁蛙鸣不断,眼望着白茫茫的一片河沟,他忽然闪出一个念头来。

即起身回帐,召丘福丶谷永丶薛禄三将授命。

于是第二天济南城军民都盛传燕军在城东北济水下游运土筑坝,欲引济河之水灌淹济南城的消息,无不惊恐万分。

唯独铁铉镇定自若,在城头对燕王射来的迫降书看也不看,直接扯烂撂出城外。

燕王大怒,遂命丘福等破坝放水,一时间济南城内一片慌乱。

铁铉则大声疾呼道:“尔等不要害怕,只须固守三日,我自有绝计退敌。”

云天他们的房屋亦没能幸免,水几乎漫在腰际,许多家俱摆设等都飘了起来,苏云惶恐地道:“燕军欲屠城矣。”

云天将她揽在怀中安慰了会,叹道:“战争双方为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守城的那些朝廷命官为保乌纱帽而不惜军民的死伤,就是对百姓的恩泽吗?”

姝儿亦来到这里,道:“每个人都不希望战争,昔蔡文姬曾写下:‘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此言不谬矣!”

她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女,让云天不敢再把她当小孩子看待,在言行方面暗自收敛了许多。

云天信誓旦旦地对两人道:“你们放心就是,有我在,绝不再使你们受苦受难。”

碍于姝儿在场,苏云感动之余亦没敢往其怀中凑,只紧抱其一条胳膊。

云天心中也是一暖,给妻子以安危上的保护,是所有大丈夫应尽的责任,而妻子的信任更能激发男人为其尽心竭力的决心。姝儿默默地抱其另一条胳膊,就让云天不自在了,但他宁肯认为其对他是一种对长兄的依赖。

铁铉与盛庸高巍密谋良久,定下一条妙计,先派一能言巧辩之人带铁铉亲笔降书送呈燕王以示弱,后又征济南府社会明流,德高望重之士数百人,授以密语后,令他们往城外拜见燕王。

下午送降书的人回报说燕王已同意受降,约于明日上午率军进城。铁铉盛庸和高巍相视而笑。

日头刚刚偏西,燕王正在帐中歇息,有军士来报:“济南城中百姓数百人在营外求见大王。”

他心中虽有疑虑,但还是决定看个究竟,遂步出营外。

只见数百商贾市民,花甲老翁跪伏在道路两侧,一齐泣告道:“奸臣不忠,致使大王为社稷安危冒风雪,顶炎日,千里跋涉,担忧受累。大王系太祖高皇帝嫡子,我等乃大明黎民百姓,哪个敢违抗您的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浪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