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章 师说2(1/2)
【韩愈为潮州百姓做了什么呢?
第一件事,是祭杀鳄鱼,安顿百姓;
二是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三是赎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
四是兴办学校,开发教育,影响后世千年。】
原来韩愈就是做了这些才成为潮州的神的。
有人开始做笔记,觉得就这四点也不算难。
当然还是有真正懂的人知道,这几点真正做起来是有多麻烦。
况且也要有人想得到去做,不然韩愈怎么就出名了呢?
【韩愈被贬潮州,是潮州的幸运。
韩愈之后,苏轼也跟韩愈一样,被贬之后,反而对于被贬之地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真的用心治理地方,让当地百姓收到了实际的好处。
比如苏轼就曾经写过一首诗自嘲,其中的成就却是真的。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虽然知道了自己这一生被贬数次,最后还在路上逝世。
但是看到自己这一生的工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也想着,除了文名之外,我的业绩也出名的吗?
“韩文公被当做了神来供奉,也不知道后世又是如何纪念我的?”
【好吧,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没有步入正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
按照惯例,先听一遍名家诵读,解决一下基础的字音问题。】
教室里播放起了诵读音频,学生也在认真听着。
但是天幕下的人却觉得无聊。
接下来又要到枯燥乏味的文章讲解环节了吗?
秦夫子你就不能只讲故事,不讲文章吗?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现在听完了,你们对于字音还有什么问题吗?不会读的字都注上拼音了吧。”
“没问题了!”
“好的,那我们现在来看文章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既然你们都说没问题了,我找个人起来读一下第一段。”
秦筝没有直接点名,而是接着说。
“今天我们换个方式来点名,第一个我随机点,第二个需要点名的就由第一个来点,由此类推,后面的点名由前一个来点。懂了吗?”
“懂了!”不少学生已经有了自己想点的目标了。
秦筝赶紧补充:“当然,肯定不能两个人一直来回的点哈,后一个人不能再点前一个人的。”
“现在我随机抽取第一个,来读一下第一段。”
秦筝在班级名单上,随机用手指点了一下。
“于怡乐。”】
今天不是枯燥的讲解了吗?
不少人提起兴趣来。
这个互动方式一说完,立刻就有人对朋友说:“如果我被点名的话,下一个我肯定会点你。”
朋友同样回复:“彼此彼此。”
【于怡乐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女生,成绩在班上中等,平时也不爱说话。
现在突然被点名了还有点紧张。
但是也把课文第一段完整的读了一遍。
“很好,你先坐,等下点名的时候你再点。”
于怡乐坐了下来,秦筝接着讲课。
“刚才于怡乐读的完全是对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段的翻译,先看第一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指的是求学的人 。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现今是一个名词,指的是有学问的人。”
“再看下一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里有一个特殊句式,“......者......也。”这是判断句的标志。可以翻译为:“......的原因”或“用来 ‥‥‥的‥‥‥””
“这里用的是第二种翻译,“用来 ‥‥‥的‥‥‥””
“同时,这一句中的其他几个实词,道:道理,指儒家的思想理论;受,同“授”,传授的意思;业,指的是学业;惑,是疑难问题。”
“现在这句话的意思就出来了,我们找个同学给大家完整的翻译一下。于怡乐,你来点一个。”
于怡乐显然早就想好了,直接就点她的同桌,是一个平时很爱笑的女生。
“我点喻颖!”】
对于上课内容不感兴趣的人想着,果然是点跟自己关系亲近的。
同时,一到文章内容讲解的环节,不少人立刻就放下天幕,转而去忙自己的事情。
就算秦筝想办法提高课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