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一章 印度封建社会的发展(2/3)
文冗节。喀比尔说:“念珠是木头,神是石头,恒河和朱木拿河是水,罗摩和克利师那早已死了,吠陀是空话”。他主张不问什么宗教,只有一个神,各个种姓的人只要虔诚信奉神,便是平等的。他认为理发匠、洗衣匠和木匠比婆罗门还接近于神,因为婆罗门“离开了梵而去礼拜石头”。喀比尔被逐出贝拿勒斯,但在北印各地传播教义,死于1518年。不少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手工业者和下层人民成为虔诚派的信徒。
14世纪初,当卡尔基朝阿拉一乌得一丁(1296-1316年)统治时,在德里又发生军人霍遮毛拉领导的城市下层人民起义。起义者拥立贫民阿拉维为苏丹,杀死地方官,打开监狱,释放囚犯,占领财宝库和武器库,把金钱和武器分给贫穷市民。封建主和城市富户联合镇压了这次起义。
德里苏丹国家的盛衰和帖木儿的入侵13世纪后期,阿拉一乌得一丁依靠强大的雇佣军队,消灭封建主中最有力的敌手,并打退蒙古的三次入侵。他还远征德干,在1308-1311年间,版图扩大到南印的卡未里河流域。这是德里苏丹国家领域最广的时期。但是维持大量雇佣兵使国库日益虚竭。阿拉一乌得一丁压抑军需物品的价格,增加田赋苛杂,借以弥补。这些措施的结果是加剧对农民的剥削,因而引起各地反抗。受到苏丹政策损害的封建主也对之不满。阿拉一乌得一丁死后,旁遮普总督突厥族人吉雅斯一乌得一丁·图格鲁克于1321年攻入德里,杀死篡夺卡尔基朝王位的库斯鲁汗,自立为苏丹,建立图格鲁克朝(1321-1414年)。
图格鲁克朝面临和卡尔基朝同样的困难。穆罕默德(1325一1351年)为了征服脱离苏丹的地区,不得不增加税收,维持大量军队。结果农民受害,陷于破产,有的逃入森林,进行武装反抗。1329年,苏丹为避免国库中银币流失,另铸铜币发放军饷,并准以铜币纳税。但新币质劣不能取信,经济和财政更加困难。从14世纪中叶起,图格鲁克王朝逐渐瓦解。
1398 年秋,帖木儿率军十二万由中亚侵入印度,一路焚掠。印度军民奋起抵抗,牺牲近十万人。德里城被攻陷时,居民几乎全遭屠杀,财富洗劫一空。只有少数熟练工匠被掠去为奴,为帖木儿建造宫殿。
帖木儿的入侵,使印度北部遭到严重破坏。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急剧衰落,本已分裂的德里苏丹国家,受到致命的打击。帖木儿于1399年春离印度,留部将吉兹尔汗任总督。图格鲁克朝苏丹马赫穆德重回德里,名为君主,实际上统辖范围不出德里附近和旁遮普一带。1414年马赫穆德死,图格鲁克王朝结束。吉兹尔汗自立为君主,号“赛义德”P,建赛义德王朝(1414-1450年)。1450年,旁遮普总督阿富汗人巴鲁尔·罗第乘赛义德王朝迁都,夺取德里,建立罗第王朝(1451-1526年)。这两个王朝统治的范围比过去的王朝更为狭小,形同德里地方的诸侯,完全没有统治全国的力量。北印度分裂为孟加拉、马尔瓦、古扎拉特和克什米尔四个独立的部分,彼此混战。1517年,罗第王朝内乱,帖木儿后裔巴布尔趁机入侵。1526年,巴布尔率领莫卧儿军占领德里,历时三百多年的德里苏丹国家从此结束。
德里苏丹的统治对印度历史发生深远的影响。军事封建采邑制扩大了,为莫卧儿帝国所沿袭。居民中伊斯兰教徒人数大增,西北部尤其如此,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从此日渐增多。语言和文化也发生了变化。随征服者传入印度的波斯语和印地语长期混合,开始形成乌尔都语 。北印度的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也受到伊斯兰艺术的深刻影响。
巴曼和维查耶那加尔当印度北部德里苏丹日趋没落的时期,德干高原却出现两个较大的国家,即中印度的伊斯兰教国家巴曼和南印度的印度教国家维查耶那加尔。15世纪前期,中国的郑和、侯显率领的船队都曾到达南印度,进行贸易。郑和的随行人员曾经记述了南印沿海各地的社会经济情况。
巴曼为阿富汗人哈桑 所建,最初定都库勒巴加,后迁比达尔。统治中印将近两个世纪(1347-1526年)。在国势最强时期,巴曼国土横跨印度中部,东西都达于海,与南部的维查耶那加尔相对峙。两国各雇外族佣兵,长期互相攻伐。巴曼王朝内部分“德干派”和“外来派” ,彼此阴谋排挤,国力削弱。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到16世纪时,巴曼王朝的领土上形成了五个小邦。
维查耶那加尔存在二百多年(1336-1565年),领土包括通加巴德拉河与克里希纳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国王分封贵族于各地,封建领地上的居民受贵族统治。种姓制度严格,贵族封建主奴役农民和“不可接触”的种姓,有的经营庄园,栽培椰子树和香料,加工出售。沿海各港如果阿、古里(卡利库特)、柯枝(柯钦)等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屡到这些地方。首都维查耶那加尔是一座富丽的城市。据15世纪到过印度的意大利人康堤、俄国人尼基丁以及波斯、葡萄牙等国旅行家的记载,这里有居民五十多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