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二章 十一到十五世纪的东南亚(4/5)
287一1531年)。南方的孟人以勃固为中心,建勃固国。北部和中部除掸族小邦互相争雄外,1364年,在今曼德勒不远的阿瓦城,兴起缅人的阿瓦王朝。勃固和阿瓦南北对峙,直到16世纪缅人在西当河上游建立东吁王朝,缅甸才重新统一。
第四节暹罗
暹罗的建国暹罗的大部领土曾隶属于高棉族所建立的扶南国。6世纪中叶,扶南势力逐渐衰落,真腊代之而起,原属扶南的领土又转归真腊统治。泰族长期受真腊统治,曾不断反抗。1238年,泰族部落在首领室利·膺他沙罗铁领导下,打败高棉,占领暹罗北部,建立独立国家。首都在速古台,因称速古台王朝,即《元史》的暹国。暹国以南还有另一个国家罗斛国①。
在速古台王朝统治初期,暹国只占有速古台城附近地方,第三代君主蓝摩堪亨②统治时(1275-1317年),服属邻近小国,版图东北方扩大到琅勃拉邦省,南至马来半岛东北岸的六坤。暹史记载蓝摩堪亨曾于1294和1300年两次来聘元朝,并且带了中国的磁器工匠回国,从此中国陶磁技术传入暹国。1283年,他又令人改造真腊字母,以适于书写泰语,因而创立了泰文。
以后暹国国势衰落,属国纷纷脱离,领土缩小。国王黎泰信佛,从印度、锡兰等地召请僧侣,传布佛教,并兴建寺院,修筑道路,以致民力调敝。1350年,暹国投降罗斛,中国史书上从此称为暹罗。
14至15世纪的暹罗罗斛国建都阿瑜陀耶,亦称大城府。国王拉马底帕提一世(1350-1369年)降服暹国,建立统一政权,称阿瑜陀耶王朝。以前隶属速古台王朝的小国也被兼并,国土扩张到湄公河中上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以后又不断进攻真腊。
拉马底帕提一世在位时,为加强统治,稳定社会等级秩序,曾颁布许多法律,镇压人民的反抗。凡反抗王朝的,都处以极刑;侵犯私有财产的,如纵火、抢劫、偷盗等,也处重刑;奴隶、乞丐、逃债和流浪者,剥夺在法律上作证的资格。
阿瑜陀耶王朝地方行政区划按离京城远近,分为畿内和畿外诸省,重要城市由王室直辖。中央政府分政务、宫廷、财政、田务四部。婆罗门教占有重要地位,重要案件由婆罗门审判。
1371年,国王波隆摩罗阇(1371--1388年)即位,曾遣使到明朝通好,从此中暹的关系日益密切。1377年,暹罗王子那空膺来聘中国,明太祖赠以“暹罗国王之印”及衣帛路费。在与明朝结好后,波隆摩罗阇开始吞并速古台王朝所余的领土。1378年,攻陷其首都速古台;国王投降,割让西部领土,承认为阿瑜陀耶王朝的附庸。1438年,速古台王朝最后为阿瑜陀耶王朝所灭。暹罗主又进攻真腊,1431年攻陷吴哥,立暹罗王子为真腊王。真腊太子起兵驱逐了侵略者,但此后国势不能再振。
15世纪时,暹罗国家已过渡到封建社会。15世纪后期统治暹罗的波罗摩·戴莱洛迦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实行改革。中央政府分内务、财政、宫廷、农业和地方政务等五部,军事由军务总长统辖。全国土地收归国有,王公、百官各按其爵位高低,授予禄田。掌握大权的诏披耶受田一千至四千菜①,下级官吏受田一百六十菜。禄田一般由附着于土地上的农民耕种,已是封建的剥削方式。按照受田数目不同,法律规定受害者的赎罪金也有区别,这些都反映社会等级的存在。农民也由国家授田,每人仅三十五莱。受田者须向国家缴纳沉重的赋税。第五节印度尼西亚
新柯沙里王朝的建立和三佛齐的衰落11世纪后期,马打蓝国分为东部的戎牙路和西部的谏义里,由国王两子分别统治。后来谏义里合并戎牙路。国家统一后,经济获得发展,建立起强大的水军,和三佛齐保持和平关系。1222年,爆发农民和奴隶起义,但胜利的果实被地方长官庚安洛所夺取。庚安洛以新柯沙里①为首都,建立新柯沙里王朝。13世纪后期,这个王朝征服了爪哇和马来半岛南部。建立新加坡城,势力一直达到加里曼丹、巴厘和摩鹿加。
新柯沙里王朝还占领苏门答腊岛东部的末罗游(占碑),从这里继续向内地扩张。到13世纪末,三佛齐领土只剩下巨港附近地区。三佛齐的繁荣强盛,主要由于控制马六甲海峡孔道,掌握东西方贸易的枢纽。赵汝适《诸蕃志》记载,三佛齐因地当往来咽喉,在海里设有铁索,以备海盗,商船经过时才开放。“若商舶过不入,即出船合战,期以必死”。但在失去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东南大部地区后,便不能象以前那样控制海上贸易孔道,因而日趋衰落。
元朝的人侵和满者伯夷王朝正当新柯沙里王朝向外扩张时,谏义里国王查耶迦望积极准备复国。1292年,查耶迦望乘人民两次暴动反对新柯沙里王朝,刺死国王,夺回政权。就在这一年,忽必烈遣使到爪哇劝降,受到黥面之辱,于是派史弼、高兴等率兵二万余,军舰千艘,大举进攻爪哇。1293年,元军在爪哇登陆。新柯沙里故王的女婿罗登维阇耶先诈降元军,借元军之力推翻查耶迦望,然后集合兵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