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七章 中古后期的东南亚(2/4)
一。掸族统治下的缅族人民,很多逃到南部的东吁。东吁虽然在名义上隶属于阿瓦王朝,实际处于独立地位,成为缅甸重新建立统一国家的中心。到16世纪,东吁国势渐强。国王莽瑞体(1531-1550年)依靠南来避难的缅族人民的支持,于1535年进攻沿海的勃固国。勃固国王恃葡萄牙人支持,长期对抗。直到1539 年,莽瑞体才攻陷勃固。1541年,莽瑞体又攻下勃固国最富庶的马都八城,夺获大量金银财物。次年,进攻卑谬,围城五个月,迫使投降。此后,葡萄牙军队又转而协助莽瑞体,于1546年占领阿拉干。莽瑞体死时,缅甸中部和南部基本统一。
缅甸统一的最后完成,是在莽应龙统治时期(1551-1581年)。莽应龙先于 1555 年占领阿瓦,1556至1557年间又征服北部掸族诸小国。经过三次战役,先后占领孟养、孟拱、蛮莫、孟密、沙伽、猛别等地,东部国境达到今日泰国境内。为巩固统治,莽应龙令僧人和官吏根据勃固国的《伐丽流法典》,编成两部律书,又统一全国的司法制度和度量衡。莽应龙统治时,缅甸的手工业如炼铜、冶铁、玻璃、漆器等,都有所发展。
16世纪时,封建关系在缅甸虽已占统治地位,但奴隶制甚至原始公社制残余仍然存在。国王占有大片肥沃土地,垄断对外贸勃固易。王族近臣也占有大量土地。耕种王田的是世袭佃农,也广泛使用奴隶劳动。中央和地方文武官吏都有世袭封地,称为赐田。农村公社在逐渐解体中,公社上层强占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因此除王田和赐田外,还有私田。当时存在实物租和劳役租。在节日、封建主婚礼及其他仪式时,农民还须向封建主呈献礼物。
侵略暹罗与暹罗的独立斗争16世纪后期,缅甸不断侵略暹罗。1564年,缅甸攻陷暹都阿瑜陀耶,俘其国王。暹罗被迫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年贡战象三十头和白银三百斤。缅甸驻军的暴行引起暹罗人的反抗。莽应龙于1569年再度攻陷阿瑜陀耶,俘去许多暹罗人。暹罗形式上独立,实际完全处于缅甸统治之下,达十五年之久。
连年战争和饥荒使缅甸人民大批死亡。1564年,濒于绝望的农民和囚禁于首都勃固附近的掸族与暹罗俘虏掀起了暴动,进入勃固城,焚毁王宫。莽应龙由清迈率军返国,起义遭受镇压。
1584年,暹罗人民在纳黎萱领导下独立,逐出缅军,并占领缅甸的土瓦和典那沙冷等地。
西欧殖民者对缅甸的侵略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印度果阿后,又于1511年侵占马六甲,夷为殖民地。缅甸因离国际商路较远,葡萄牙人起初未引起注意。他们仅在马都八和顿逊两个港口建立商站,收买缅甸出产的红宝石、漆、蜡、象牙、铅、锡、陶器等,进行不等价的交换。在缅甸与暹罗的战争中,葡萄牙殖民者一面以枪炮供给缅甸,一面又派遣军舰帮助暹罗。其后葡萄牙殖民者加强对缅甸的侵略,用军舰封锁缅甸海岸,控制缅甸的对外贸易。1600年,派遣勃利多攻占沙廉,实行殖民统治。勃利多迫害佛教,焚毁佛寺,抢劫古物,将瑞大刚佛教寺院的青铜大钟改铸大炮,强迫缅甸人改奉天主教。这些暴行激起了缅甸人民的愤怒。1613年,国王阿那毕隆(1605-1628年)率领缅甸人民奋起反抗,乘夜攻入沙廉城,杀死勃利多,打退葡萄牙的侵略势力。
阿那毕隆虽然打退葡萄牙殖民者,但荷兰和英国殖民势力又接踵而来。统治者对奋起驱逐外敌的人民力量内怀戒惧,又慑于荷、英殖民者的压力,转而和他们勾结自固。1627年,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缅甸设立分公司,控制缅甸的对外贸易,荷兰殖民者的势力尤为强大。17世纪中叶后,荷兰在缅甸的地位才为英国所代。
第三节;暹罗
16世纪的暹罗暹罗从15世纪后期波罗摩·戴莱洛迦进行改革后,王权日趋巩固。封建关系已在国内占居统治地位,但奴隶制仍有残余。泰族侵袭邻近地区时所得的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1518年,实行兵制改革。国都阿瑜陀耶设征兵总署,各地设分署,男子从十八到六十岁服兵役。国王利用征集的军队,对东方的真腊和北方的清迈进行长期的战争。为指挥北方战争,曾在彭世洛建立陪都。国王将战争中夺取的土地分封宫臣和将官,世袭占有。各级官吏也分得土地,作为禄田。封地和禄田都使用依附农民或奴隶耕种。16世纪时,自由农民还大量存在,但也逐渐沦于对国王和僧侣封建主的依附地位。
16世纪中叶,暹罗屡遭缅甸的侵略。1548年,缅甸国王莽瑞体攻入暹罗,进逼阿瑜陀耶。暹罗人民坚强抵抗,缅军军粮缺乏,被迫退回。1564年,缅甸新王莽应龙再度率军侵暹罗,配有象队和葡萄牙人的炮队,攻打彭世洛和阿瑜陀耶。暹王和王后被俘,承认屈辱的和约。莽应龙命暹罗王子拍耶梅萱代摄国政,暹罗实际沦为缅甸的附庸。不久,拍耶梅萱起兵反抗,莽应龙又围攻首都。暹罗人经过几个月的抵抗,终因叛将内应,1569年阿瑜陀耶又被攻陷。
从此暹罗受缅甸控制,历十五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