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暖冬烟火团圆年(1/5)
窗外是北国特有的凛冽寒冬,积雪压弯了光秃秃的枝桠,屋内却暖意融融,炉火映照着新糊的窗花,透出浓浓的年味。¨b/x/k\a~n.s`h*u_.¨c.o\www.裴正清看着沙发上正襟危坐的儿子裴叙,忍不住旧事重提,话里话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当年要是再生个女儿就好了,贴心。”
杨舒正端着一盘刚炸好的年糕走进客厅,闻言“啧”了一声,毫不留情地拆台:“老裴,立场坚定点行不行?当初说‘一个就够了,男孩女孩都一样’的是你,现在看着别人家小棉袄眼馋后悔的也是你。”她将年糕放在铺着崭新桌布的茶几上,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儿童房虚掩的门,那里隐约传来两个孩子压低的嬉闹声。
裴正清被老伴噎住,脸上掠过一丝赧然。他哪里是立场不坚定,不过是看到自家这对活宝双胞胎孙子,再对比老友家那粉雕玉琢、会软软撒娇的小孙女,心里难免有些落差。当然,这心思是万万不能承认的。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转移话题:“咳,我是说……孩子们都很好,小棠和裴叙教得用心。你看糖包豆包,模样一个赛一个的精神,性子也好,糖包稳重,豆包活泼,都是讲道理的孩子,不胡闹。”他顿了顿,视线又黏在了儿童房的门缝上,仿佛能穿透门板看到里面,“就是……没个孙女,总觉着少了点什么。”
杨舒白了他一眼,懒得再跟他掰扯。心里却也认同,孙子们确实被教得极好。纯真又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懂事知礼,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既不无理取闹,也不是一点就着的炮仗性子。这份教养,让她和老伴打心眼里满意。
挑拨离间没成功,裴正清倒也不气馁,反而更添了几分对孙儿的喜爱,眼神总是不自觉地追随着那两个小小的身影,逮着机会就想凑过去亲近。
厨房里飘出诱人的米香,早餐准备好了。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几碗熬得软糯粘稠的白粥,五个圆滚滚的煮鸡蛋,一盘金黄喷香的煎饼。杨舒打开一个青花瓷的小罐子,一股咸鲜的酱香扑鼻而来:“小棠,这是腌的什么菜?闻着真香。”
正在给双胞胎围小兜兜的林棠闻声抬头,笑着介绍:“妈,那个是酱黄瓜,旁边玻璃瓶里的是腌萝卜,那个大陶罐里是卤豆干。还有一小瓶酱豆和花生酱,您看看喜欢哪个。都是昨晚从家属院带回来的。
“都尝尝,都尝尝”,杨舒兴致勃勃,“要我说啊,配粥还是这些地道的小菜最对味儿,你爸非说腌制品不健康,不让多吃。”
林棠温婉一笑,手上利落地给豆包系好最后一个结:“其实偶尔吃一点,换换口味,无妨的。”她说着,目光落在己经迫不及待伸出小手的豆包身上。小家伙的目标明确——那盘金灿灿的煎饼。
“豆包,烫。”林棠眼疾手快地拦下他的小爪子,用公筷夹了一块放在他专属的小盘子里晾着,又把他面前小碗里的粥端近些。另一边,糖包己经安静地拿起自己的小勺子,姿势标准地准备开动。
豆包看着盘里的煎饼,又看看哥哥己经开动的样子,也学着自己去够勺子。杨舒看着有趣,拿起糖包的勺子想帮忙喂,却被小家伙用小手坚定地推开。“奶奶,自己吃。”糖包的声音还带着奶气,语气却是不容置疑的平静。
“哎哟,我们糖包都会自己吃饭啦,真棒”。杨舒惊喜地夸赞,“可比你爸爸当年强多了,你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得追着喂呢。”这话一出,糖包没什么表情,只是小腰杆似乎挺得更首了些。
旁边的豆包听见了,立刻仰起小脸,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奶奶,仿佛在无声地问“我呢我呢”?杨舒心领神会,赶紧补上一句:“豆包也棒,都能自己拿勺子了”,豆包这才满意地咧开嘴,露出几颗小米牙,低头跟煎饼奋斗去了。
小孩子吃饭,场面总是热闹又带着点“烦人”。一会儿要鸡蛋黄,一会儿嫌粥烫,一会儿又指着酱黄瓜“啊啊”示意。林棠和裴叙早己习以为常,配合默契,一个递水一个夹菜,动作行云流水。然而初次见到孙儿、正处在“新鲜热乎期”的爷爷奶奶就不同了,他们的筷子几乎没怎么动,全副心神都挂在两个小家伙身上。
豆包用小勺子艰难地舀起一块酱黄瓜,塞进嘴里嚼了嚼,小眉头立刻皱成了包子褶,显然不太喜欢这咸酸味,小手胡乱指着卤豆干的方向。不等裴叙动作,裴正清己经抢先一步,迅速夹了几块色泽油亮的卤豆干放进豆包的小盘子里,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柔和:“豆包想吃豆干啊?爷爷给你夹,够不够?还要不要?”那小心翼翼又带着点讨好的语气,让正在喝粥的裴叙差点呛到,胳膊上莫名起了一层鸡皮疙瘩。.d~1\k!a*n¨s-h-u¢.¨c′o?m/
杨舒眼尖地发现了儿子的“嫌弃”,毫不客气地用筷子轻轻敲了下他的胳膊:“好好吃饭,看看你儿子们多乖,学着点”。
豆包听见奶奶批评爸爸,还说要爸爸向自己学习,小胸脯顿时骄傲地挺了起来,小下巴扬得高高的,像只得意的小公鸡。他美滋滋地吃着爷爷夹的豆干,吃了几口,目光又被旁边那碟红亮亮的腌萝卜吸引。
“萝卜,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五零年代小夫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