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章 道路的选择(2/4)
数据缝隙里的‘清道夫’。”
她顿了顿,目光迎向马国栋愤怒的眼睛:“可是,王德贵呢?他被‘清理’之前,他的信息漏洞,他的独居状态,他的‘低关注度’,这些数据,在哪个系统里被‘筛查’出来预警过?李卫国蜗居桥洞,他的举报石沉大海,他的困境,我们的‘天网’照到了吗?陈雪二十年前就被草草归档,她的‘边缘人’标签,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数据筛选的结果,把她筛选出了被认真对待的范围?”
林晓的问题像一个个冰冷的石子,砸在马国栋面前。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一时语塞。
“技术能抓住己经利用漏洞犯罪的‘清道夫’,但阻止不了漏洞本身‘制造’出下一个猎物。”林晓的声音带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锐利,却不再是最初那种理想主义的空泛,“吴振业钻的,不是技术的空子,是人心和制度的空子。是筒子楼邻居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社区登记簿上的一个‘空户’标记,是工厂对举报者的漠视,是整个社会对‘边缘人’习惯性的忽视!这些‘缝隙’,光靠技术科的数据流,填不上。”
她往前走了半步,把怀里的纸箱轻轻放在马国栋的办公桌一角:“马队,您说我去基层没用。可王德贵的信息,如果当初有人认真登记、定期走访,他会不会被早点发现?李卫国的举报,如果社区或街道有人多问一句,多管一点,他是不是就不用流落桥洞,成为目标?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技术很重要,但守在‘缝隙’最前线,把那些摇摇欲坠的人拉住,让他们不至于无声无息地掉下去,让吴振业们无从下手的……不正是最基层的人吗?”
马国栋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技术骨干,看着她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听着她条理清晰却字字扎心的剖析,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取代了愤怒。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一屁股坐回宽大的皮椅里,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你……你这是自毁前程!”马国栋的声音疲惫下来,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惋惜,“基层苦,基层累,上升空间窄!天天处理些鸡毛蒜皮,你的专业就废了!几年下去,你还能记得怎么操作那些精密仪器吗?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马队,”林晓拿起那份湿了一角的申请表,轻轻抚平,“前程有很多种。用技术锁定罪犯,是一种前程。用脚步丈量社区,堵住那些吃人的‘缝隙’,让王德贵、李卫国、陈雪这样的人少一个,再少一个……这也是一种前程。,j+c\h.h-h′h?..c¨o,m*”她看着马国栋,眼神清澈而执拗,“您就当……我去另一个战场吧。一个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功劳,但也许……能少点无声无息消失的战场。”
她拿起笔,在申请表申请人签名栏,郑重地、一笔一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林晓。然后,轻轻地将申请表推回到马国栋面前。
马国栋看着那个签名,又看看林晓平静却写满决绝的脸,长长地、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挥了挥手,像赶走一只恼人的苍蝇,声音充满了无奈和妥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滚滚滚!爱去哪去哪!手续……我给你批!以后后悔了,别哭爹喊娘地回来找我!”
傍晚时分,老城区一家不起眼的“老陈面馆”里,人声鼎沸。油腻的桌椅,蒸腾的热气,空气里弥漫着骨头汤和辣椒油的浓郁香气。
角落一张小桌,严明正稀里呼噜地对付着一碗牛肉面,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夹克,整个人看起来比之前更清瘦了些,但眼神里的那股沉郁似乎淡了不少。
林晓坐在他对面,面前也放着一碗面,却没什么胃口,只是用筷子无意识地搅动着碗里的面条。
“国栋……气坏了吧?”严明夹起一大块牛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问,嘴角甚至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笑意。
“嗯,”林晓点点头,想起马国栋拍桌子的样子,嘴角也弯了弯,“差点把桌子拍散架。说我脑子进水,自毁前程。”
“哼,”严明嗤笑一声,端起碗喝了口热汤,“他那套前程观,也就那样。在他眼里,穿皮鞋坐办公室,管着几十号人,那才叫前程。我们这些跑断腿的,都是没出息的。”他放下碗,抹了把嘴,看着林晓,“你呢?想清楚了?那地方可不好待。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磨人得很。跟你的电脑程序,可完全两码事。”
“想清楚了。”林晓放下筷子,抬起头,眼神很亮,带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也带着深思后的笃定,“师父,您记得陈雪案卷宗里,那张邻居张婶的询问笔录吗?”
严明眼神一凝:“记得。问什么都说‘不清楚’、‘没注意’,最后还加了句‘她那种人,死了清净’。”
“嗯,”林晓声音低了些,“还有李卫国案,我们布控时,桥洞附近那个修车摊的老刘头,明明看见过吴振业在附近转悠,却因为‘不想惹麻烦’,首到人死了才犹犹豫豫说出来。王德贵筒子楼里,那些紧闭的门后,难道真的没人听见一点动静?可他们都选择了沉默。”她顿了顿,手指捏紧了筷子,“吴振业能‘滴水不漏’,不是因为他的计划真的天衣无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滴水不漏之破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