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章 骨志(1/2)
第九十章 骨志
周姓女婴满月那天,邻镇的石狮子眼睛开始渗血。_j_i*n*g+w`u¢b.o?o.k!._c`o_m*不是石材氧化的锈迹,是粘稠的暗红液体,顺着狮口滴落,在地面汇成个“周”字,笔画间的血丝还在微微搏动,与骨镇边缘延伸出的骨脉相连,脉管里流淌的灰白色骨浆,正顺着字的轮廓往女婴家的方向爬。
接生婆躲在废弃的窑洞里,透过砖缝往外看。骨镇的轮廓己经完全清晰,像是块巨大的骨骼嵌在平原上,边缘的新骨脉像根根肋骨,往西周蔓延,脉管上开出的骨花里,嵌着各姓婴儿的乳牙,从陈默到孙姓男婴,排得整整齐齐,最末端那朵花的花芯里,躺着颗新的乳牙,牙尖还沾着点血丝——正是周姓女婴昨夜哭闹时掉落的那颗,母亲明明把它收进了红布包。
“它在写‘志’。”接生婆摸着窑洞壁上渗出的骨粉,粉末在掌心凝成个小小的“书”字,“骨祠是‘笔’,骨脉是‘墨’,骨镇是‘纸’,现在…要记‘事’了。”她怀里的铜镜突然裂开,裂纹里映出骨镇中心的景象:祠堂的横梁上,多出了块巨大的骨碑,碑面光滑如镜,上面用不同颜色的骨浆写着字,红色是陈默,白色是张奶奶,乳白是李明,鲜红是王姓男婴…最下端留着片空白,正泛着淡淡的银光,像在等待新的字迹。
周姓女婴家的木盆在自动摇晃,盆里的洗澡水不是清水,是混着骨粉的乳白色液体,水面漂浮着无数细小的骨头渣,拼凑起来能看出是手指骨的形状,骨头上的纹路与女婴的掌纹完全吻合。*天~禧?小¢说/网` ,首¢发*女婴的母亲正用块蓝布巾给她擦身,布巾的质地与张奶奶那件蓝布衫完全相同,边角处绣着个模糊的“周”字,针脚里嵌着细小的骨头渣,是从骨镇飘来的。
“乖囡…很快就‘合身’了。”
女婴母亲的手背上,三个黑色痦子己经与皮肤融为一体,拼成的棺椁图案里,能看见细小的血管在骨头上爬行,与木盆里液体的晃动频率完全同步。她把擦过女婴的布巾扔进盆里,布巾立刻开始溶解,化作暗红色的丝线,顺着盆沿往地上爬,丝线的尽头与骨脉相连,脉管里的骨浆突然加速流动,像被什么东西吸引。
镇东头的戏台突然响起锣鼓声,不是戏班的乐器声,是骨头碰撞的脆响。台上的帷幕自动拉开,里面没有演员,只有排骨制的木偶,每个木偶的胸腔里都插着对应的铜钥匙,“陈”字钥匙的木偶穿着蓝布衫,“李”字钥匙的木偶背着书包,“孙”字钥匙的木偶裹着襁褓…最末端的空位上,放着个未完成的木偶,木头骨架上缠着周姓女婴的胎发,头发的长度正好够做件微型的蓝布衫。
木偶们突然动了起来,动作僵硬得像提线的傀儡,却精准地演绎着各姓祭品的结局:陈默钻进地基的画面、李明翻看骨书的画面、王姓男婴被送进黑洞的画面…台下的观众席上,坐满了半透明的身影,有的穿着蓝布衫,有的戴着银镯子,有的抱着婴儿,他们的脸都模糊不清,只有眼睛是两个黑洞,黑洞里映出木偶的表演,与骨碑上的字迹形成诡异的呼应。`兰*兰\文?学· _更/新-最/全·
骨镇中心的骨碑突然发光,碑面的空白处开始浮现新的字迹,墨色是淡淡的银白——正是周姓女婴的姓氏。每个笔画都由无数个细小的骨头组成,“周”字的起笔处,卡着半片婴儿的指甲,指甲上的半月痕与女婴的完全一致,还沾着点她母亲给她擦的婴儿油。
“它在…把每个祭品的‘故事’刻进骨头里。”接生婆看着碑面上的字,突然明白铜镜裂纹的含义,“之前的献祭是‘因’,现在的骨志是‘果’,等这碑写满了…整个世界都会变成新的‘骨页’。”她的话音刚落,窑洞里的砖缝突然钻出无数只小手,有的抓着她的裤脚,有的扯着她的头发,手心的温度冰冷刺骨,掌纹里嵌着骨碑的碎末。
周姓女婴的哭声从家里传来,不是急躁的哭闹,是种有节奏的“应答”,与戏台的锣鼓声、骨花的碰撞声、骨脉的流动声形成共鸣。女婴的母亲抱着她往骨镇的方向走,脚下的地面不断渗出新的骨头,骨头的截面映着女婴的脸,只是眼睛变成了两个黑洞,黑洞里旋转着骨浆漩涡,漩涡深处能看见骨碑的全貌。
女婴的皮肤正在变得透明,露出里面的骨骼,骨骼上的纹路与骨碑的刻字笔画完全重合,她的小手抓着根从母亲袖口里钻出的脐带,脐带的另一端缠着块蓝布衫碎片,碎片上的“周”字正在发光,与骨碑上的字迹产生共振,每走一步,碑面的字就清晰一分。
戏台的木偶表演到了尾声,最后那个空位上的木偶突然自己“长”出了身体:蓝布衫的布料是女婴的胎发织成的,胸腔里的铜钥匙是骨浆凝固的,钥匙柄上的“周”字笔画间,嵌着她的乳牙。当女婴走进戏台的瞬间,木偶的眼睛突然睁开,瞳孔里映出女婴的脸,两个身影在戏台上慢慢重叠,化作新的骨制木偶,走到排尾的位置。
骨镇中心的骨碑发出“嗡”的一声轻响,“周”字的最后一笔终于完成,笔画末端的血丝钻进碑面,与其他姓氏的字迹连成网状。骨祠的“骨镇全志”自动翻开到“周”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老家凶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