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章 骨志(2/2)
那页,页面是块完整的婴儿颅骨,骨头上的纹路组成了女婴的生平:何时出生、何时长牙、何时被送进骨镇…甚至连她母亲给她取的小名,都用细小的牙印刻在页脚。
女婴的母亲站在骨碑前,身上的衣服己经完全变成蓝布衫,领口的“周”字与碑面的字迹同时发光。她抬头看向骨镇的边缘,新的骨脉正在往更远的县城延伸,脉管上的骨花里,己经嵌上了县城新生儿的乳牙,最前面那朵花的花芯里,躺着颗带血的牙齿,牙床上的肉丝还在微微颤动。
接生婆瘫在窑洞里,看着骨碑上的字迹越来越清晰,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听老人说的故事:陈家老宅刚建的时候,挖地基挖出过块奇怪的骨头,当时的风水先生说那是“地骨”,埋回去能保家族兴旺…现在想来,哪是什么地骨,分明是最初的“骨页”。
骨镇的边缘,新的骨脉己经铺到县城的城墙下,路面上的骨头渣拼成个模糊的“吴”字——是县城刚出生的男婴姓氏。骨碑的空白处,下一个姓氏的轮廓正在慢慢浮现,笔画间的血丝开始流动,像是在等待新的字迹填充。
窑洞的砖缝里渗出的骨粉越来越多,在地上堆成个小小的骨堆,堆顶长出朵骨花,花芯里嵌着半片带毛囊的头皮,毛囊的分布与接生婆的完全一致,上面还沾着她常用的皂角香味。她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背,三个黑色的痦子不知何时长了出来,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拼成个模糊的棺椁图案。
骨镇中心的骨碑突然剧烈震颤,碑面的所有姓氏同时亮起,光芒在虚空中汇成本巨大的骨书,书页翻动的声音传遍整个平原。最上面那页写着“始”,下面是“陈”“张”“李”“王”“赵”“孙”“周”…每页都对应着一个祭品的故事,而书的最后,留着无数空白的骨页,边缘的齿痕闪着银光,像在等待被填满。
周姓女婴的木偶在戏台上鞠了一躬,排尾的位置自动空出个新的空位,木偶的眼睛同时转向县城的方向,黑洞里映出吴姓男婴的脸。骨镇的锣鼓声再次响起,新的“故事”,又要开始了。
接生婆最后看了一眼铜镜的碎片,里面映出自己手背上的痦子,己经完全骨化,拼成的棺椁图案里,能看见细小的骨骼在生长。她知道,自己也会成为骨志里的一笔,或许是“见证者”,或许是“新祭品”,但无论是什么,都逃不过这场以血肉为墨、骨骼为纸的漫长书写。
骨书的最后一页,用鲜红的骨浆写着行小字:“未完待续,首至…万物归骨”。
不想错过《老家凶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