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0章 殿试取得名次的宗旨,就是舔。(2/2)
《重巽申命论》,出自《易经》巽卦,彖传。
其中有,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本卦是巽下巽上。巽为风,震艮男子代父主事于外,巽兑女子主事于内。
表示顺伏之意,即柔顺通达,适宜有所前往,适宜出现大人。
三题看完,沈瑜大概有了个解题思路,也就磨墨准备答题。
要知道,殿试要考一整天,所以沈瑜也不急,前世让他养成了很好的仔细审题的习惯。
沈瑜偷偷瞟了仁宗一样,心中暗笑,怎么夸这老丈人,己有了思路。
他深知仁宗最在意仁德之名和身后评价。
开篇如何颂扬,既显真诚又不落俗套?
不再多想,提笔写下破题。
粤稽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民者,天之心也!监于有夏,监于有殷,覆舟载舟,岂曰虚语?
(上天听闻的即是百姓之声,上天看见的即是百姓所见!人民,就是上天的本心啊!看看夏朝灭亡的教训,再看看商朝倾覆的下场,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难道是空话吗?)
这一开篇强调天意即民意。将民监提到天心的高度。但后面的覆舟载舟乍看之下与林希仿佛犯了一样的错误。
然而下一句正文开始,沈瑜话锋一转,首接猛夸。
不像章衡一样上来就夸,也不像林希一般只是批判。
欲扬先抑嘛,爽感就是这样才来的爽。
沈瑜自己都不禁脸红了一下,略一沉吟,继续写下:
洪惟圣朝,陛下御宇,仁德被乎寰瀛,膏泽润于草木!
(伟大的圣朝啊!陛下君临天下,仁德遍施西海内外,恩泽如雨露滋润草木万物!)
庆历之诏,求言若渴,虽谤木谏鼓,弗之过也!
(庆历年间颁布求言诏书,渴望谏言的迫切之情,就连古代圣主设立的谤木,谏鼓制度,也难以超越!)
(注:谤木源自尧舜时立木纳谏的传说,谏鼓则是商周设鼓供百姓击鼓鸣冤的制度。)
减赋蠲(音同捐)租,恩施凋瘵(音同债),兴学劝农,惠及鳏茕(音同关琼)。
(减免税赋地租,将恩泽施予困苦百姓,兴办教育,鼓励农耕,使孤寡无依者皆得惠利。)
汴河之畔,货殖云屯,歌吹沸天,非强致也,乃陛下轻徭薄赋,使民自乐其业也!
(汴河岸边商船云集,货物堆积如山,歌声乐声响彻云霄,这般盛景岂是朝廷强令所致?实因陛下减轻徭役,削减赋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自发展现这番欢腾气象啊!)
西南之陲,逆首授首,边疆晏然,非徒恃甲兵也,乃陛下怀柔远人,德威并著,使民知所归也!
(西南边陲之地,叛贼首领伏诛,边疆重归安宁。这并非仅仅依靠武力征伐,而是因陛下以仁德怀柔远民,恩威并施,使百姓真心归顺啊!)
故曰:民之监也,如水在盂,盂方则方,盂圆则圆!
(所以说,百姓的言行如同容器中的水,容器是方的,水就呈方形;容器是圆的,水就呈圆形!)
(注:这句出自韩非子。)
陛下以仁心为盂,则万民之监,自映清平之象!
(陛下以仁爱之心为器,那么百姓这面明镜中,自然映照出天下清平的景象!)
到了最后一句,沈瑜着重抓住仁宗在意后世评价的特点,写道。
后之览者,观汴水之舳舻,闻闾阎之弦诵,察西夷之宾服。
岂非煌煌民监,昭示陛下之圣德于无极哉?
不想错过《千年龙虎榜?我为状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