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6章 残垣抽穗(1/2)
陈峰踩着发烫的弹壳往回走时,鞋跟碾到片硬物。¨暁^税*宅. /已¢发′布?醉~欣/璋.洁~弯腰去捡,发现是半块被炮弹熔变形的铁轨,截面处凝结着银亮的铁水,冷却后像片冻住的月光。铁轨断口卡着簇青黄,是株被压弯的麦苗,穗子刚抽出半寸,被硝烟熏得发灰,却仍倔强地挺着芒尖。
“旅长,清点完了。”赵亮的声音带着沙哑,他手里的笔记本被血浸透了边角,“鬼子两个联队被打残,咱缴获的炮弹够撑到秋收。”他往陈峰手里塞了块压缩饼干,“老秦头带着妇女队往这边送干粮了,说让咱就着新麦粥喝。”
陈峰把饼干掰碎了撒在麦苗周围,惊起两只灰雀。它们在弹坑上空盘旋两圈,落在坦克残骸上啄食着什么——是佐藤白大褂上没烧尽的棉絮,混着麦粒卡在钢板缝隙里。
“佐藤的尸体呢?”陈峰突然想起什么。
“按他刺青的意思,跟麦苗埋一块儿了。”赵亮往西边指了指,那里新翻的泥土上插着截断枪,枪托上别着朵野菊,是囡囡给的那种,“二柱说这叫以血还血,以种还种。”
远处传来牛车轱辘声,老秦头坐在车头甩着鞭子,车斗里的瓦罐冒着热气。张寡妇扶着车帮站起来,红头巾在暮色里晃成团火苗,她手里攥着把新割的麦穗,穗粒饱满得快要炸开。
“陈旅长,尝尝咱黑石峪的新麦!”老秦头从车斗里拎出个粗瓷碗,往碗里舀了勺稠粥,麦香混着柴火味飘过来,“这是仓库废墟上收的头茬,虽说就收了半麻袋,够咱先垫垫肚子。′辛+丸,本`鉮_栈? !已?发?布_最?歆?漳·节′”
陈峰接过碗时,指尖触到碗沿的烫意。粥里浮着几粒野豌豆,是黑石峪常见的杂粮。他看见碗底沉着片麦壳,突然想起囡囡缺牙的豁口——她啃麦饼时总这样,麦壳粘在嘴角像撮小胡子。
“囡囡呢?”
张寡妇往车斗后面指了指。囡囡正趴在麻袋上数麦穗,羊角辫上的野菊蔫了大半,却仍牢牢别在发间。她怀里抱着个铁皮盒,是陈峰之前装麦种的那个,此刻里面塞满了晒干的野菊。
“这丫头,非要跟着来送花。”张寡妇擦了擦眼角,“说戴花的兵都能活着回来,让给牺牲的同志也戴上。”
囡囡听见说话,举着铁皮盒跑过来。她往陈峰军装上别野菊的动作很认真,小手指戳到他胸前的弹痕,那里的皮肉至今还泛着青紫色。
“叔,你的麦子长多高了?”囡囡踮脚往远处望,“俺娘说种麦子要唱山歌,麦子听了长得快。”她扯着嗓子唱起来,跑调的童谣混着晚风飘向战场,“麦儿麦儿快快长,长出穗子打东洋……”
陈峰突然看见囡囡的鞋底沾着片油纸,是药箱里包盘尼西林的那种。他刚要开口,就见老秦头从车斗里拖出个麻袋,里面装着捆捆油纸包,标签上的“盘尼西林”被雨水泡得发涨,却能看清数量——比缴获的药箱里多出整整三十支。^咸~鱼`看^书` ,埂,鑫!醉,筷′
“是佐藤藏的。”老秦头解开麻袋绳,油纸包上还留着牙咬的痕迹,“他前天夜里往黑石峪跑,被巡逻的战士拦了,说要把药送回来。这鬼子,临死前倒做了件人事。”
赵亮突然拽了拽陈峰的胳膊。西边天际线亮起串信号弹,是侦察兵的紧急联络方式。他掏出望远镜,看见阳泉城外的官道上起了烟尘,不是日军的部队,是黑压压的人群,扛着锄头推着独轮车,正往战场这边来。
“是周边村子的百姓!”赵亮数着人群里的红头巾,“至少有两百多户,他们扛着农具——”
陈峰己经看清了。人群最前面的老汉正挥着锄头刨地,铁锄落处,弹壳被翻进土里,紧接着就有妇人往坑里撒麦种。他们的动作和二柱如出一辙,轻得像在抚摸土地的伤口。
“老秦头,你通知的?”
“咱没那本事。”老秦头往烟斗里塞着烟丝,“是佐藤那本日记传出去了。识字的同志念了他写的,说他女儿饿死后,他就偷偷给咱伤员换药。百姓们说,不管他是哪国人,心疼麦子的人,不算坏透。”
囡囡突然指着天空喊起来。一群鸽子正从阳泉城头飞过来,翅膀上系着红布条,是城里地下党的联络信号。领头的鸽子落在陈峰肩上,他解下布条,上面用炭笔写着行字:“城内存粮够种千亩麦,盼部队护秋收。”
“赵亮,”陈峰把布条揣进怀里,“让工兵连别撤,帮百姓清理战场。”他往车斗里看了看,新收的麦粒在瓦罐里闪着光,“告诉炊事班,今晚熬麦粥,管够。”
夜色降临时,战场亮起了火把。陈峰坐在坦克残骸上,看着百姓们在弹坑间穿梭。有人用刺刀挖渠引水,有人把日军的钢盔翻过来当粪瓢,还有孩童捡着弹壳串成项链,挂在脖子上像挂着串铃铛。
张寡妇领着妇女们烧起了篝火,瓦罐在火上咕嘟作响。她往每个罐子里撒了把新麦,麦粒在滚水里翻涌,像群在火里跳舞的鱼。囡囡蹲在火堆旁,把野菊花瓣撒进粥里,说这样能盖住血腥味。
“陈旅长,你看!”二柱举着株麦苗跑过来,根须上缠着段肠子,是哪个战士没清理干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亮剑之崛起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